從西雅圖發跡的星巴克,是將一種在地文化帶到世界各地
以前在台灣星巴克工作時,只知道會被值班說你要跟客人聊天,當小菜鳥時,因為本人生性害羞,值班規定我他在旁邊要聽要我跟每個客人都聊天,我都一直覺得很難,因為我就不是如此健談的人,其實我挺慢熟的。
到了加拿大星巴克工作時,我才發現這並不只是星巴克規定,而是一種生活文化,通常在課本上我們學到How are you? 回答是 I'm fine. ,但對外國人來說你這根本不算回答,夥伴Tim很可愛的跟我說,加拿大人就是愛抱怨,如果你去外面店員問妳How are you?你可以回答:早上公車晚到害我上班遲到 or 我的老闆好機車之類的,然後反問她 How about you?,對Tim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,他覺得如果她問本地人How are you?結果他們沒有回答,這是一件不太禮貌的事,門市很多客人都很愛來找他聊天,每天來不是為了咖啡而是他
*不只是店員會問客人,有時候客人也會主動問我們How are you?
其實我有點恐懼跟客人聊天在於,如果我開口問之後,客人回答我聽不懂...有一次我終於踏出去
在吧台做著客人的飲料同時問他:你看起來很累!?
客人:對呀!剛下班
我:所以現在要回家休息嗎?
客人忽然變的很有精神的說:怎麼可能,今天星期五耶!我要去party
我:Have fun (其實服務業做久了根本忘記星期幾)
待久後我也慢慢有點習慣跟陌生人說話這件事,有一次我在等紅綠燈,明明是紅燈但大家都在過
我旁邊的小姐就轉頭對我說:就只有我們兩個沒有動
我就回他:對呀!看現在綠燈了
去西雅圖時,旁邊的女士看到很奇特的麵條型狀
轉頭就對我說:他們還有出這種形狀真可愛
我就回他:對耶!真的好可愛唷!
在台灣感覺只有婆婆媽媽或是熱情的中南部人,會這樣子跟陌生人對話,我本身也是比較冷漠台北人,在台灣如果陌生人要跟你講話,不外乎就是業務或是推銷員,回來台灣後有一次在星巴克,遇見一個主動跟我攀談的人,我就跟他聊下去,覺得他懂很多東西也蠻好聊的,結果最後才知道他根本是在跟我推直銷,挺難過的。
但還是有開心的事發生,有一次跟家人去逛COSTCO發現之前在加拿大覺得好吃的巧克力
正在跟姐姐說這巧克力有多好吃,他其實還有很多口味之類的,旁邊的媽媽就說:哇!所以這很好吃唷?我:對呀!我覺得很不錯,中間是會流動的巧克力汁,沒想到媽媽瞬間就買了,看來我應該去COSTCO賣巧克力 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要反駁自己說的話了,外國人也很愛說I'm fine. 回來後因為不想忘記我的英文,找了一些管道語言交換或者是跟外國人聊天,他們還不是一天到晚I'm fine. ,大概跟不熟的人都回答FINE,如果熟一點才會多說一點自己的事吧。